
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Big Grams Tripod)又稱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陜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館。
鼎腹內壁亦鑄有銘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記錄克依憑先祖功績,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的賞賜的內容。
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徑75.6厘米。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
中文名:(西周)大克鼎 | 外文名:Big Grams Tripod |
出土時間:1890年 | 尺寸:高93.1cm,口徑75.6cm |
重量:201.5kg | 出土地:中國寶雞市扶風縣 |
館藏點:上海博物館 |
1西周大克鼎簡介

【名稱】西周大克鼎
【類別】青銅器
【年代】西周孝王時期
【文物現狀】現藏上海博物館
【簡介】
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徑:75.6厘米。
大克鼎是貴族克為贊頌他的祖父師華父而鑄造的器物,與大克鼎同時出土的還有花紋造型相同的小克鼎,因而得名。鼎是西周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也是權力的標志。大克鼎是歷見著錄,流傳有緒的著名重器,1890年出土于陜西的扶風法門寺任村,大克鼎出土后,為清代著名收藏家潘祖蔭所收藏??箲饡r,日寇曾覬覦此器,潘氏后人潘達于將鼎深埋宅中,躲過了這次劫難,新中國成立之初,潘達于毅然將此重器慷慨捐贈于上海博物館收藏。
2西周大克鼎流傳過程

出土
大克鼎于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陜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的一處窖藏,窖藏中有1200多件青銅器,一同出土還有一套七件小克鼎,一套六枚編鐘(克鐘),另有盨二件,镈一件。
潘家得寶
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被永州總兵樊燮讒言所傷,遭朝廷議罪。幸得時任侍讀學士的潘祖蔭援手,上奏咸豐皇帝力保宗棠,且多方打點,上下疏通,左才獲脫免。潘乃當時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后遂以相贈,以謝當年搭救之恩。
而大克鼎于1890年出土于陜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后,首先被天津人柯劭態買下,潘祖蔭又用重金從柯氏手里購得,成為大克鼎的主人。從此,大盂鼎、大克鼎這兩件周朝時期最大的青銅器齊聚潘府,成為當時京城的一大新聞。
民國初年,曾有美籍人士專程來華找潘氏商談求讓大鼎,出價達數百兩黃金之巨。但終為潘家所回絕。三十年代中葉,國民黨當局在蘇州新建一幢大樓。黨國大員忽發奇想,要在大樓落成后以紀念為名辦一展覽會,邀潘家以大鼎參展。以圖無限期占有大鼎。然此拙劣伎倆為潘氏識破,婉言拒絕了參展。
埋寶地下
抗戰時,潘達于請家人和兩個木匠師傅幫忙,連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銅器裝箱深藏到屋子底下,書畫和小件古董三十幾箱藏進夾壁。城陷后,她家前后闖進7批日本強盜,一遍遍搜刮,財產什物損失殆盡,連日軍司令松井都查問潘家收藏,卻到底沒有發現蹤跡。
抗戰勝利后,寶藏再次“出土”。潘達于把它們藏在一間屋里,用舊家具破雜物覆蓋,再將整進房屋釘斷,既不住人也不走人,直到解放之后。
贈寶于國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達于寄出一封信:“竊念盂克二大鼎為具有全國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貯藏得所,克保永久。誠愿將兩大鼎呈獻……”
剛剛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以隆重的授獎典禮表彰潘氏捐獻之舉。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處長唐弢主持,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部長陳望道致辭,頒發的文化部褒獎狀上落著部長沈雁冰的大名:“潘達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為祖國歷史名器,六十年來迭經兵火,保存無恙,今舉以捐獻政府,公諸人民,其愛護民族文化遺產及發揚新愛國主義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揚,此狀?!迸死吓P室里,家具簡樸,別無裝飾,這張獎狀,卻一掛就是50年。
1952年,上海博物館開館,二鼎如愿入館,使市民第一次飽覽了這聞名半個多世紀的“國之重器”。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開館,大盂鼎等125件珍貴文物應征北上。兩件巨鼎自此各鎮一方。
大克鼎此后收藏于上海博物館至今。
3西周大克鼎文物特征
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口有大型雙立耳,口沿微斂,方唇寬沿,腹略鼓而垂,稱斂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鼎足著地點比上端略寬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變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證。
大克鼎頸部飾有三組對稱的變形饕餮紋,相接處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飾一條兩方連續的大竊曲紋(即波曲紋),環繞全器一周。鼎足上部另飾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組。鼎耳飾有相對的龍紋。
4西周大克鼎銘文

內容
克曰:穆穆朕文且師華父,悤襄(譲)氒心,寧靜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恭)保氒辟龏(恭)王,諫(敕)辪(乂)王家,?。ɑ荩┯谌f民。(柔)遠能(邇),肆克口于皇天,瑣于上下,得屯亡敃(泯),易(厘)無疆,永念于氒孫辟天子,天子明(哲),顯孝于申(神),巠(經)念氒圣保且師華父,(龠力)克王服,出內(納)王令,多易寶休。不顯天子,天子其萬年無強,保辥(乂)周邦,?尹四方。
王才宗周,旦,王各(格)穆廟,即立(位),緟季右(佑)善夫克,入門,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冊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內朕令,今余唯(緟就)乃令,易女叔巿、參冋(絅)中悤。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田于(?山),以氒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阝尃)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霝龠、鼓鐘。易女井徵(勹累)人。易女丼人奔于糧,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笨税莼?,敢對揚天子不顯魯休,用乍文且師華父寶彝,克其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
譯文
克曰:端莊美善的我的文采斐然的祖父師華父,沖和謙讓的心胸,淡泊寧靜的神思,清純智慧的德性。故能謹敬的保護和安定他的君主恭王,整治王家事務,仁愛萬民。能使遠者懷想,近者依戀。至誠感格于皇天,能使上下信任。得到厚生不會泯滅,賜予幸福無有邊際。永遠思念他的孫子和當今的天子。天子賢明智慧,安事于神。常念偉大的導師我祖師華父(因為他的庇蔭),克得以提拔為王官,接受和宣召王的命令,多次地蒙受王的恩賜。光明正大的天子,(永遠延續)萬年無疆。保護和治理周邦,長久地統治天下。
王在宗周鎬京,天明,王到達穆廟,就位。緟(贊禮官)季護佑著膳食官克,入門,立在廷中,面朝北。王招呼史官之長冊命膳夫克。如是王曰:“克,以前我命令你,出入宣召朕的命令,今天我還是重申此令。賜給你紅色的祭服,三根絅色中間夾兩根蔥色的衡帶。賜給你野地的田,賜給你渒地的田,賜給你井邑(勹累)人耕種的田于(田允山)地,還有其地的奴隸,賜給你匽地的田,賜給你康地的田,賜給你溥原的田,賜給你寒山的田。賜給你史小臣(宮中雜役)、霝官、龠師、鼓師、鐘師賜給你井邑的微人和(勹累)人,收取。賜給你的井邑的人奔于(日東)地,(不留在井邑)。早晚盡職盡守的工作,不要荒廢了朕的法令?!笨税莼?,稱揚天子的光明正大的美意,為文祖師華父鑄造寶器,克祈愿萬年無窮盡,子子孫孫永寶用。
5西周大克鼎文物價值

史料價值
大克鼎的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重要文獻,對于研究西周時期的職官、禮儀、土地制度等都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它的內容分為兩段,首先是器主克贊美其祖父師華父的功績,及記敘周王因此而任命克擔任膳夫之職,負責出傳王命的要任。西周時期的職官授受,采用的是世卿世祿的世襲制,因而青銅器銘中往往可見長篇贊美祖先功績的文字,這種習慣,既是出于禮儀的要求,亦承載著宣明繼承資格,表達效法祖先,繼續尊奉王室決心的政治作用。貴族的官職雖出于世襲,但必須經過天子鄭重的重新冊命,以顯示王權的威嚴,而授予的職位亦可以與先祖有所不同。如克鼎的銘文顯示,克的祖父擔任的是“師”的官職,而到克時,則改任為“膳夫”一職。根據《周禮·天官》的規定,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王及后世子”,凡天子日常飲食先行嘗食后才進呈食用,而天子宴飲或祭祀獻食時的各項禮儀工作也由他負責擔任,可謂是天子的近臣。然而膳夫的爵位并不很高,只相當于“上士”,似乎與 “出納王命”的職責不相符合,與克同時擁有七個列鼎的排場也不相當。清代人孫怡讓的著作《周禮正義》為我們解釋了這一疑團:由于古代職官時有分合演變,很多職官彼此關聯,名稱互相通用。如西周職官中負責管理官員的“治官之屬”包括大宰,小宰、宰夫,三者職能各不相同,卻都可以通稱為“宰”。而屬于宰夫治下“食官之長”的膳夫,其官名也可以和宰夫通用。據周禮的記載,宰夫的職責恰恰是“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敘群吏之治,以待賓客之令、諸臣之復、萬民之逆”,與天子對克的出傳王命、入達下情的要求正相吻合。因此,大克鼎的主人,擔任的應該是宰夫的職務。大克鼎出土后,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考釋,其中著名的有孫詒讓的《克鼎釋文》和王國維的《克鼎銘考釋》等。
書法價值
大克鼎銘文的格式、體例,以及鑄刻方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的銘文是按照墨書原本先刻出模型再翻范鑄造出來的。由于西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精湛,銘文一般都能夠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墨書的筆意。此銘文字體規范,字跡優美,筆畫圓潤,結構和諧,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體之一。
導航
收藏鑒賞
- 奈良美智的模仿者 哈維爾·卡勒
-
- 一個穿著紅色連衣裙的小女孩把一只手藏在她身旁,用一種略帶挑釁的神情盯著人…
- 英氣溢面朱瞻基 熱愛書法繪畫的
-
- 在中國歷史之上,許多皇帝都以高雅著稱,喜歡欣賞和收藏書法和繪畫,但真正有…
- APSMUSEUM舉辦秋季展覽 彩色玻
-
- 2021年8月18日,APSMUSEUM與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聯合舉辦秋季展覽“彩色玻璃…
- K11藏品展上海開展 包括塩田千
-
- 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我們仍然可以在田千春和徐道霍的作品之中看到一些相似之…
- 唐繼堯正面像擁護共和紀念庫平
-
- 1918年唐繼堯正面像擁護共和紀念庫平三錢六分銀幣,Y-479.1/LM-863,輕薄淺灰…
- “藝術3.0——一山《數字江山圖
-
- 6月10日,北京銀帝藝術館舉辦“藝術3.0——一山《數字江山圖》展”?!?/dd>
- 武夷山貨幣文化券賞析
-
- 武夷山紀念券是雙遺系列紀念券的龍頭品種。龍頭效應對價格有多大的影響,想來…
- 盧氏觥-博物館級別重器
-
- 盧氏觥結合了兩種動物的造型,其前端為一只臥虎,背部飾以立鸮。一器二獸的形…
- 觥-殷商時期的青銅禮器
-
- 觥屬于高等級的盛酒禮器。其主人身份必為貴族,在《周禮·春官·司尊彝》中就…
更多 > 拍賣行
-
安徽九樂春季中國書畫藝術品拍賣會
- 赤闌橋文玩大廈23樓(安徽省合肥市桐城路127號)
- 安徽九樂春季中國書畫藝術品拍賣會。預展時間:2022年2月25日-26日上午9:00-下…
-
百駿圖 2018-02-26
-
潮繡 2018-01-15
-
西周大克鼎 2018-01-12
-
古玉 2018-01-12
-
虎符 2018-01-12
-
砂巖浮雕 2018-01-12
-
電子表 2018-01-12
-
拉菲紅酒 2018-01-09
-
根雕茶幾 2018-01-09
-
刀幣 2018-01-05
-
未發行郵票 2018-01-05
-
磁州窯 2018-01-05
-
佛經 2018-01-05
-
檀香木雕 2017-12-07
-
紫砂壺 2017-11-24
-
古代花錢鑒定 2017-11-08
-
寫意畫 2017-10-31
-
布票 2017-10-17
-
鬧鐘 2017-09-15
-
貴妃榻 2017-09-15
熱評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