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瓷器拍賣價格行情分析,琺瑯彩的彩料出現在我國瓷書上時稱之為洋彩(或古月軒),而與歷史上的傳統五彩或者粉彩是有一定區別。
琺瑯彩瓷器拍賣價格行情分析,琺瑯彩的彩料出現在我國瓷書上時稱之為洋彩(或古月軒),而與歷史上的傳統五彩或者粉彩是有一定區別。那么琺瑯彩瓷器拍賣價格行情怎么樣呢?
在近年來的瓷器拍賣中,只要有琺瑯彩瓷器的高價成交,必然會掀起市場對于瓷器投資的關注。2005年,一件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15億港元成交,而其在上世紀70年代的成交價卻只有1.6萬英鎊。這次以天價拍賣成交的清琺瑯彩花瓶,出產自乾隆年間,瓶身大小適中,剛好讓皇帝把玩于掌中。當轉動瓶身上的錦雞和花石圖案時,就如欣賞一幅圖畫。而“花上錦雞”,則有錦上添花的美譽。
一直追蹤拍賣價格的《藝術品市場研究》雜志(Art Market Research)發表的數據顯示,自1976年以來,明、清兩代的瓷器價值,比中國陶瓷的綜合價值上漲得快:明清瓷器平均每年復合增長率為11.2%,而中國瓷器綜合指數增長則為9.5%。
由于價格不菲,琺瑯彩瓷器歷來都有高水平的贗品充市。晚清民國時期有一種琺瑯彩瓷器贗品是比較難辨別的。就是用清宮流出的白色釉瓷器加繪琺瑯彩,幾可亂真。俗稱“后加彩”。另一種贗品則是根據有限的資料,臆造形制和圖樣,冒仿康雍乾御制款識。這一類贗品在今天看來是比較好辨認的。主要是胎質不細,形制不準,繪畫不精。但在當時由于信息缺乏,也著實騙了不少中外藏家?,F在充斥市面的所謂琺瑯彩瓷器絕大部分都是粗率的臆造和廉價的拼湊。常有人言稱藏有十數件甚或數十件康雍乾御制琺瑯彩瓷器,皆為妄語,不足為信。
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盌的成交情況,無疑將對于2013年的瓷器拍賣市場產生不小的影響。特別是它的升值情況,無疑將成為一種頂級瓷器的升值標桿,從中可以判斷整個市場的走勢。
<上一篇 民國琺瑯彩瓷器怎么鑒別真假
下一篇> 琺瑯彩瓷器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