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筆

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于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提供的一件珍寶。
中文名:毛筆 | 外文名:writing brush | 拼音:máo bǐ |
注音:ㄇㄠˊ ㄅㄧˇ | 別名:毛錐 | 分類:硬毫、兼毫、軟毫 |
作用:書寫 繪畫 | 主要原料:禽、獸的毛+竹管 |
1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一種源于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和繪畫工具。
用禽、獸或人的毛制成的筆。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分硬毫、兼毫、軟毫。
這里的“人”是指胎毛的意思,可做胎毛筆。
引證解釋
指以獸毛制成的筆。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雞、鼠等動物毛。筆管以竹或其它質料制成。頭圓而尖,用于傳統的書寫和圖畫。如今實物發現,最早的為戰國時期。參閱宋蘇易簡《文房四譜》、《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12期。古人亦有用人的頭發或者胡須制成毛筆的。
2毛筆名稱來歷

毛筆,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民族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當今世界上雖然流行鉛筆、圓珠筆、鋼筆等,但毛筆卻是替代不了的。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所以至今被譽為毛筆之鄉的河北衡水侯店和浙江湖州善璉每逢農歷三月初三,如同過年,家家包餃子,飲酒慶賀,紀念蒙恬創毛筆。自元代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生產的具有“尖、齊、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毛筆在歷代都有不同的稱呼。春秋戰國,諸侯稱雄。此時,各國對毛筆的稱呼都不同。吳國(今江蘇)叫“不律”,楚國(今湖北)叫“插(竹)”。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一律稱為“毛筆”。而白居易稱筆為“毫錐”,《寄微之》詩云:“策目穿如札,毫鋒銳若錐?!?/p>
如今用的毛筆,相傳是秦朝監督修筑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首創。當下還有有知名的“蒙筆”,又稱“蒙恬精筆”、侯店毛筆。但是毛筆的發明權不能全歸功于蒙恬一人。
1954年,從湖南長沙左家公山一座史前古墓里發掘出來了整套的書寫工具。這證明,在蒙恬之前就已經有所謂毛筆了。
殷墟研究表明,三千多年前,中國人主要用毛筆寫字。盡管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甲骨文,但有充分的資料表明,商代的日常書寫并非‘刀筆文字’,而是與秦漢以后寫在竹簡或木片上的文字一樣。商族人的日常書寫是毛筆字??上б驗闀鴮懖牧?、毛筆字不能長久保存,唯有刻在堅硬卜骨上的甲骨文保存了下來,見證了商王朝的存在。
3工藝產地

毛筆是用獸毛扎成筆頭,再粘結在管狀的筆桿上制成的。一支好的毛筆應具有“尖、齊、圓、健”的特點?!凹狻本褪枪P鋒尖銳;“齊”就是修削整齊;“圓”就是筆頭圓潤;“健”就是毛筆彈性強,寫出的字銳利矯健。
我國最有名的筆是出自浙江湖州的湖筆,河南的太倉毛筆,河北的侯店毛筆以及湖南湘陰的長康毛筆江西的文港毛筆。
湖筆:湖筆它揮灑自如,經久耐用,素有“筆穎之穎技甲天下”之稱,湖筆的產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
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并稱為“文房四寶”,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是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重要象征。湖筆之鄉在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毛筆。2006年,湖筆制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細的如繡花針,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點。尖:指筆鋒尖如錐狀;齊:筆鋒撮平后,齊如刀切;圓:筆頭圓渾飽滿;?。汗P鋒挺立,富有彈性。湖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類;按大小規格,又可分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種。湖筆,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這種筆蘸黑后,筆鋒仍是尖形,把它鋪開,內外之毛整齊而無短長。這一帶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也只有六錢。一支湖筆,筆頭上的每一根具有鋒穎的毛都是在無數粗細、長短、軟硬、曲直、圓扁的羊毛中挑選出來,具有尖圓齊健,毫細出鋒,毛純耐用的優點。
“黑子”的深淺,體現鋒穎的長短。湖筆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善璉湖筆的成名,與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有密切關系。號稱“日書萬字”的湖州人趙孟頫,他對當地湖筆制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據《湖州府志》載:他曾要人制筆,一管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一直流傳至今。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筆”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之精細和繁復。湖筆具備尖、齊、圓、健的特點,稱為湖筆的“四德”,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一,被譽為“筆中之冠”。中國的毛筆,起源甚早,而“湖筆”之聞名于世,當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國以宣筆為最有名氣。蘇東坡、柳公權都喜歡用宣州筆;元以后,宣筆逐漸為湖筆所取代。據《湖州府志》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制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于世?!薄昂蓠T筆妙無倫,還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揮翰手,不嫌索價如珍珠?!比藗冊敢郧Ы鹬貎r求買湖筆,足見其聲譽卓著。
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相傳秦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璉改良毛筆,采兔羊之毫,“納穎于管”,制成后人所稱之“湖筆”。改制湖筆成功后,便將技藝傳給善璉百姓,使之當地幾乎家家出筆工,戶戶會制筆。2000多年的歷史,漢、晉、隋、唐、宋、元時期及當代筆工各領風騷,湖筆已深深融入了這塊土地。因此善璉建有蒙恬廟供之。
蒙恬去世后,善璉筆工不忘筆祖恩惠,捐銀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稱蒙溪。每當蒙恬和筆娘娘生日(相傳為農歷3月16日和9月16日)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千百年來,在善璉集會膜拜筆祖,企盼筆業興旺,這類民俗活動一直沿續著。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昂谧印钡纳顪\,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并、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復雜,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湖筆的成名,與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有關,他對當地的湖筆制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據《湖州府志》記載:他曾要人替他制筆,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嚴格,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一直流傳至今?,F發展有羊毫、兼毫、紫毫、狼毫四大類、近三百個品種。1983年鄧穎超副委員長訪問日本,曾帶數百套湖筆作禮品贈送給日本朋友。
湖州歷來是東南形勝之地,歷代才子迭出、文風不絕。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蘇軾、王十朋等都曾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興、張僧繇、貝義淵、朱審、釋高閑、徐表仁、燕文貴等湖籍書畫俊才;王羲之七世孫釋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余年,用敗的筆頭積滿五簏,葬之“退筆?!?。他們的書畫活動,帶動了湖州的制筆業的興起。
南宋時期,湖州是士大夫們息影山林的首選之地,他們及附庸的文士們哦詠苕霅之間,唱酬青卞之下,帶動了文房用具的發展;書風的流變和潑灑寫意的文人畫影響了毛筆的筆料由以兔毫為主轉向以羊毫為主;宣州地近宋金邊境,在元兵入寇前的一二百年間,可能已有部分筆工已南遷至宋都臨安左近的湖州。這一切,為湖筆的孕育準備了外部環境。
宋元在安徽中南部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拉鋸爭奪,地處江南的宣城為之凋敝,而與宣城接壤的湖州則十分幸運地免受兵鋒的洗劫,成為南宋遺民聚居之所。宣城的部分筆工徙居臨近的湖州,賴此江南碩果僅存的毛筆使用群體為生,并以他們的需求改進制筆工藝,湖筆就此誕生。
湖筆的蜚聲四海,當始于元。錢舜舉(錢選)的畫、趙孟頫的字、馮應科的筆被并稱為吳興三絕。隨著趙字的雄踞海內、朝野交譽,趙孟頫手中那枝握筆終日、日書萬字而不敗的馮應科“妙筆”,令名便不脛而走,深入人心。有元一代,湖州制筆能工迭出,馮應科、沈日新、溫生、楊顯均、陸穎等十余人留名史卷,“湖筆”之名就此奠定。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成祖朱棣再遷于北京。文化中心的北遷,使力圖善價而沽的湖筆能工們駕起一葉扁舟,入京售筆。當時主修《永樂大典》的解縉等人,對陸穎、陸文寶、徐原珪、施廷用等人的佳制激賞不已,紛紛為之賦詩作文加以詠贊。其后,善璉筆工便逐漸散布于大江南北、京師通衢,雖離土而猶重遷,“湖筆”之名,世代不易。對有關文獻記載進行粗略統計,先后開肆外埠的湖筆名店計有:北京戴月軒、賀蓮青、李玉田;上海楊振華、李鼎和、周虎臣(一說屬宣筆)、茅春堂;蘇州貝松泉;揚州興散寺;天津虞永和等。源源輸出各擅絕技的筆工和各色等第的湖筆、筆胚,維系著“毛穎絕技甲天下”的勝名。
湖筆能夠取代宣筆不僅是歷史的原因,關鍵還在于它的內在品質,也就是制作技術標準和書寫效果上的質量標準??偫ㄆ饋砭褪恰叭x四德”。
“三義”: “三義”指精、純、美。這是從技術說的?!熬敝笒?、浸、撥、梳、結、配、擇、裝72等道工序都一絲不茍;“純”指選料嚴格細膩,以“千萬毛中選一毫”的態度進行;“美”指形、色及配合的毛桿、刻書、裝潢等高度統一。
“四德”:“四德”指“齊、銳、圓、健”。這是從從書寫效果上說的?!褒R”指筆頭飽滿濃厚,吐墨均勻;“銳”是筆鋒銳尖不開叉,利于鉤捺;“圓”指圓轉如意揮掃自如;“健”指健勁耐用,不脫散敗,有彈力而顯書者筆力。
湖筆第二個特點是堅持傳統書法操作。明代方以智認為一支好筆必須具有“心、被、柱、副”,這和《筆經》里說的“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強者為刃、耎者為輔”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支毛筆頭,心內要有鋒,必外要被以穎毫,心內的頂峰處要有最好的穎毫作柱,副是指輔助襯托的毫毛也不能不講究。湖筆的第三個特點是品種多。以用途可分書寫繪畫、工業、特用三大類用筆;以性能分有軟、硬、兼三類。這三類所用的筆料就有十多種獸毛及其它禽羽等為原料,像硬毫中的黃鼠狼(鼬尾)、石獾、馬尾、豬鬃、山兔以富強性,落墨勁有力流利見長,軟毫的羊毫長而穎銳,運軟圓渾圓含墨飽滿,枯潤適用得當則墨色筆意變化無窮。兼毫則剛柔相濟宜書宜畫。如似大小長短粗細來分那就有數百種之多,這和中國許多毛筆產地品種都類似的。
太倉毛筆:位于河南孟津平樂鎮的太倉村的“太倉毛筆”。太倉村,因古為皇家糧倉所在地而得名,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了95%以上。太倉毛筆制作歷史有據可查是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的,在清末和民國時期達到鼎盛。當時,太倉村制作毛筆的有幾十家,比較有名的是潘友文、潘云升、潘太生等幾家,這些名字也成為他們各自的號。有兩家還在西安設立毛筆商鋪,專營太倉毛筆。太倉毛筆的特點是筆鋒銳利,飽滿圓潤,吸墨性強,使用起來柔而不軟,婉轉流暢,富有彈性。那時的太倉毛筆銷往陜西、山西、甘肅、內蒙古等諸?。ㄗ灾螀^),在北方地區久負盛名。其中以小楷筆最為著名,成為商家不可缺少的記賬工具。太倉毛筆還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睞,成為日常公文的書寫用筆。太倉村制作毛筆者多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時期有“南湖北潘”之說。
蒙筆:中國侯店毛筆產于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古稱蒙筆,又稱“蒙恬精筆”、“侯筆”,古稱象筆。侯店毛筆選材精良,筆長桿硬,剛柔相濟,含墨飽滿而不滴,行筆流暢而不滯。主要產于“衡水毛筆之鄉”桃城區侯店村,品種多達二百七十多種。侯店毛筆制筆工藝分水盆、零活、干作、刻字、色裝等三百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整個流程全部執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制度,使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李先念、楊成武、高占祥、王任重、姬鵬飛、方毅、劉志堅等國家領導人到侯店村視察,并試筆題詞。啟功、范曾、劉炳森、肖勞、沈鵬、范曾、孫墨佛等著名書法家及末代皇帝弟弟愛新覺羅傅杰,為侯店毛筆潑墨贊絕。侯店毛筆,蜚聲異域,名揚海外,遠銷日本、歐洲、東南亞等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達三百多萬支。榮獲工藝美術“百花獎”和國家部優產品證書及天津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天津外貿出口免檢證書。毛筆中“風云”、“水月”、“小狼毫”等多種毛筆被天津口岸定為“信得過的免檢產品”。侯店毛筆十分重視毛筆的裝飾,以適應國內外用戶的要求。侯店村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是靠做毛筆為生,到1952年村里成立了侯店毛筆廠,這才告別了以前的家庭作坊式生產,走上了工業化之路。侯店毛筆最紅火的上世紀80、90年代,每年來自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各國的海外訂單絡繹不絕,那時為了完成訂單,廠里經常要加班加點,每年的銷售額都在幾百萬元。侯店毛筆古樸、典雅、精美是廣大書畫家及藝術品收藏家的首選佳品,也是單位或個人交往、饋贈的上等禮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長康毛筆:美麗古老的長康鎮座落在中國湖南北部,洞庭湖畔,是典型的魚米之鄉,這里廟靈毓秀,人杰地靈,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著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如左宗棠、夏尚書等;奇山異水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心靈手巧的制筆技師。因長康自古屬湖南所轄,故長康所產毛筆稱為“湘筆”。在歷代能工巧匠和書畫名家的共同努力下,長康湘筆贏得了“湘穎之技甲天下”的美譽,并為“文房四寶”之首。長康鎮,也因此被稱為“湖湘筆都”。然而,時代在發展,書畫藝術也不斷變化,傳統湘筆(尤其是純羊毫)筆頸易扁、筆腰較軟、彈性不強,已經越來越不適合喜歡用有彈性特別是喜愛用筆頸易轉、筆腰較健、彈性較強的書畫界人士的要求。
多年來,長康筆業根據眾多書畫名家的建議,根據書寫不同字體和不同繪畫技法對筆性能的不同要求,選用優質的山羊毛、山兔毫、東北、華北黃鼠狼尾毛、松鼠、灰鼠、貂鼠、石獾、箭毛、猸子尾毛、香貍、豬鬃、牛耳毛、山馬毛、進口尼龍毛等原材料,采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制作技術,改變配料比例,生產八大書畫系列和六大旅游、饋贈、情侶、壽星、胎毛紀念品等,其中有傳統的羊毫、狼毫、兼毫,還有更為廣泛適用的混合型加健羊毫筆、齊頭筆、石獾筆、狼毫筆和油畫筆、水粉畫筆等各種類型的新湘筆,使長康筆業成為真正做到了具有“圓、尖、齊、健”四大特點的優質湘筆。同時有很多書畫家試筆贊譽,如老書法家史穆題:“有筆一支,元氣淋漓;萬古之艷,千秋之資;藻擂作賦,葩吐成詩;太白而后,幾人得之”。老書法家顏家龍題:“一枝獨秀”。老書法家楊炳南題:“妙筆生花”。老書畫家張弓題:“橫掃千軍”。湖南省書協副主席李潺題:“湖南筆藝,湘陰元魁”和“湖南一筆,毫端生花”。湖南省書畫研究院院長劉云題:“惠風和暢”。岳陽市政協主席、書法家張治雄題:“方家求上品,好筆在長康”。老書畫家巢善寶題:“長康特產筆中英,書法長鋒最上乘,墨海游龍騰巨浪,一支在手掃千軍”等。
如今,長康筆業的湘筆,不但使用起來得心應手,還能怡神鶴歲,長康筆業的湘筆,不但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書畫界人士的首選用筆,還被廣大旅游愛好者、收藏家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界人士喜愛,并成為上等佳品,美化家居和饋贈師友的禮品。
毛筆的品種有200多種。根據選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有些毛筆還是由兩種獸毛制成的,比如兼毫是用山兔毛和羊毛合制的;紫羊毫則根據兩種毛的比例,有“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也有用山兔毛與黃鼠狼毛合制的紫狼毫。紫羊毫比紫狼毫軟些,羊狼毫的軟硬程度則在兩者之間。兼毫一般適合初學者練字時使用。
另外,毛筆的大小尺度也有不同。最大的叫楂筆,筆桿比碗口還粗,有幾十斤重;其次是提斗、條幅;再次是大楷、中楷(寸楷)和小楷。最小的是“圭筆”。初學者寫大字可用大楷,寫小字用小楷。
4傳統繪畫

毛筆不僅是漢字書寫工具,也是中國傳統繪畫工具。
勾勒線條
在傳統繪畫中,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基本上是用毛筆勾勒線條,以此塑造形體結構。
調墨和渲染
在傳統繪畫中,用毛筆蘸水調墨以及皴、擦、點、染等來描繪物象。
調顏色和渲染
在傳統繪畫中,用毛筆調顏色以及分染、罩染等渲染技法來描繪物象。
5制作工藝

制作毛筆筆頭的原料以羊毛、黃鼠狼尾毛、山兔毛、石獾毛、香貍毛為多,豬棕、馬尾、牛尾、雞毛、鼠須、胎發等也廣為使用。毛筆桿多用竹管,如青竹(烤紅)、紫竹、斑竹(湘妃竹)、羅漢竹等,也有用紅木、牛角、骨料、象牙、玉石作桿的,更顯華貴。
各類毛筆的制作都須經過選料、除脂、配料、梳洗、頓押、卷頭、揀齊、扎頭、裝頭、干修、粘鋒、刻字、掛繩等工序。概括起來則俗稱“水盆”(在水盆中操作的工序)和“干活”(裝頭、干修等無水工序)兩大工序。水盆工序是決定毛筆用途和質量的關鍵,筆頭要求達到尖、齊、圓、?。ㄊ贩Q四德)。尖系指筆鋒要尖如錐狀,利于鉤捺;齊指筆鋒毛鋪開后,鋒毛平齊,利于吐墨均勻;圓指筆頭圓柱體圓潤飽滿,覆蓋毛均勻,書寫流利而不開叉;健指筆鋒在書寫繪畫時有彈性,能顯現筆力。
毛筆的裝潢是干活中的后期工序。包括筆桿刻字、刻畫、浮雕、漆畫、鑲嵌、掐絲、加筆頭碗、尾頭、掛繩等,體現毛筆的富麗典雅,有些附件還起到加固筆桿的作用。
6毛筆分類一

概述
毛筆的分類主要有依尺寸,還有筆毛的種類、來源、形狀等來分。
按筆頭原料可分為:胎毛筆、狼毛筆(狼毫,即黃鼠狼毛)、兔肩紫毫筆(紫毫)、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豬鬃筆)、鼠毛筆(鼠須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為佳。
依常用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
依筆毛彈性強弱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
按用途可分為寫字毛筆、書畫毛筆兩類。
依形狀可分為:圓毫,尖毫等。
依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我國制筆歷史上以侯筆(河北衡水)、宣筆(安徽宣城)、湖筆(浙江湖州)、魯筆(山東昌邑)、齊筆(山東廣饒)為上。
羊毫筆
是以青羊或黃羊之須或尾毫制成??计涫加谀媳背?,至秦時蒙恬改良之新筆已成制筆材料。書法最重筆力,羊毫柔而無鋒,書亦“柔弱無骨”,故歷代書法家都很少使用。羊毫造筆,大約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而被普遍采用,卻是清初之后的事。因為清一代講究圓潤含蓄,不可露才揚己,故只有柔腴的羊毫能達到當時的要求而被普遍使用。羊毫的柔軟程度亦有差等,若與紙墨配合得當,亦能表現豐腴柔媚之風格,且廉價易得,毫毛較長,可寫半尺之上的大字。
羊毫筆比較柔軟,吸墨量大,適于寫表現圓渾厚實的點畫。比狼毫筆經久耐用。此類筆以湖筆為多,價格比較便宜。一般常見的有大楷筆、京提(或稱提筆)、聯鋒、屏鋒、頂鋒、蓋鋒、條幅、玉筍、玉蘭蕊、京楂等。
狼毫筆
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制成。前代也確實以狼毫制筆;但今日所稱之狼毫,為黃鼠“狼”之“毫”,而非狼之毫。狼毫所見的記錄甚晚,有人也以“鼠須筆”即狼毫筆,則狼毫之用便可推至王羲之晉代之前,但無法肯定。黃鼠狼僅尾尖之毫可供制筆,性質堅韌,僅次于兔毫而過于羊毫,也屬健毫筆。缺點與紫毫相似,也沒有過大的。
狼毫筆以東北產的鼠尾為最,稱"北狼毫"、"關東遼尾"。狼毫比羊毫筆力勁挺,宜書宜畫,但不如羊毫筆耐用,價格也比羊毫貴。常見的品種有蘭竹、寫意、山水、花卉、葉筋、衣紋、紅豆、小精工、鹿狼毫書畫(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長峰狼毫,超品長峰狼毫等。
狼毫筆表面呈現嫩黃色或黃色略帶紅色,有光澤,仔細看每根毛都挺實直立。腰部粗壯、根部稍細。把筆尖潤濕捏成扁平型即可見其毛鋒透亮,呈淡黃色。狼尾毛最長的是6厘米(其中包含筆斗內1厘米)產地為東北地區,價格特別昂貴。一般常見的狼毫筆長度為4—5厘米。市場上常見的狼毫筆大都是以黃馬毛或黃牛毛為披毛制成的,還有一些假狼毫筆是用山羊毛染成黃色制成筆頭,表面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根部的顏色稍淡或略灰。假狼毫的價格不足真狼毫的價格10%,幾乎無法使用。
雞毫筆
是用雞的胸毛制成,相當柔軟,初學書法者難于掌握,因而不宜使用。古人用的雞毛筆是用公雞頸部的長毛去梗拔下細嫩的短毛用來做小楷等頭的披毛。例如古人用的北尾雞狼毫、極品雞狼毫,黃、白雞狼毫等小楷筆,這些雞狼毫是用小黃鼠狼尾毛、紫毫毛,或山羊毛摻合在一起制成筆頭的中心筆柱,然后用短細的雞毛做披毛,故此冠以諸種雞狼毫之名,這種雞狼毫制作費工太大,造價也較高,所以市場少有?,F代的雞毛筆工藝簡單,用準片帶梗的雞毛捆捆扎一團制成雞毛筆,這種雞毛筆是不可能有尖齊、圓健“四德”的,可想而知這種雞毛筆并不適用,也許是少數畫家要一種出眾特殊風格或玩味而已。
紫毫筆
是取野兔項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我國南北方的兔毫堅勁程度不盡相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兔毫堅韌,謂之健毫筆,以北毫為尚,其毫長而銳,宜于書寫勁直方正之字,向為書家看重。白居易紫毫筆樂府詞云:“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睂⒆虾凉P的特性描寫的非常完整。但因只有野兔項背之毛可用,其值昂貴,且豪穎不長,所以無法書寫牌匾大字。
紫毫筆挺拔尖銳而鋒利,彈性比狼毫更強,以安徽出產的野兔毛為最好。
鼠須筆
是用家鼠鬢須制成,筆行純凈順擾、尖鋒,寫出的字體以柔帶剛。王羲之《蘭亭集序》即以此種筆寫成。此處所指之鼠到底是老鼠,還是栗鼠或松鼠?廠家都不采用這些動物的胡須,因都不適宜做筆,市場上所謂的“鼠須筆”也不一定是真品,還有待進一步考證。王羲之《筆經》的記載中也引用了“世傳”二字。有些歷史文獻對鼠須筆的存在也持懷疑態度,如《文房譜卷一》載“鼠須甚難得”。
豬鬃筆
是用豬鬃加工蒸制而成,屬于硬毫筆,用于書寫大匾。
兼毫筆
是合兩種以上之毫制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蒙恬改良之筆,以“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即屬兼毫筆。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為主,居內,稱之為“柱”;柔毫則處外、為副,稱之為“被”。柱之毫長,被之毫毛短,即所謂有柱有被”筆。而被亦有多層者,便有以兔毫為柱,外加較短之羊毛被,再披與柱等長之毫,共三層,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較細,儲墨較多,便于書寫。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剛或柔,或剛柔適中,且價廉工省,此皆其優點。
兼毫筆常見的種類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種筆的優點兼具了羊狼毫筆的長處,剛柔適中,價格也適中,為書畫家常用。種類有調和式、心被式。
此外,根據筆鋒的長短,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容易使線條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小白云”、“大白云”羊毫筆各備一枝,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鋒多尖銳,只適宜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好。有的畫家喜用禿筆,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趣。
7毛筆分類二

毛筆的種類很多,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硬性的筆,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軟不硬)的筆稱“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兩種。
1.毛筆的種類:
硬毫筆:筆性剛健。如:狼毫、山馬、牛耳毫、鼠須、山兔、鹿毛筆。
軟毫筆:筆性柔軟。如:羊毫筆。
兼毫筆:用硬毫、軟毫集在一起,剛柔并濟。筆性介于硬軟毫之間。
如:長流、如意,適合初學的人使用。
2.毛筆的選擇:
一枝好的毛筆要具備「尖、齊、圓、健」四德。
尖~筆毫聚合時,筆鋒要能收尖。
齊~將筆頭沾水捏扁,筆端的毛整齊無不齊現象。
圓~筆肚周圍,筆毫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
健~筆毛有彈性,筆毛鋪開后易于收攏,筆力要健。
在挑選毛筆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毛筆的種類和性能。
毛筆的種類很多,筆頭都是用動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們往往以筆毫彈性強弱的不同來進行分類。一般分為硬毫筆、軟毫筆與兼毫筆三種。
硬毫筆
硬毫筆的筆毛彈性較大,常見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須、石獾毫、山馬毫、豬鬃等。
1. 兔毫筆兔毫筆歷史悠久,在長沙出土的戰國筆就是用兔毫制成的。它是將筆干一頭劈開數片,把筆頭插入后再用絲線緊扎而成。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兩種。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稱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質軟而毫健?;ò妆容^挺利,不如紫毫柔軟。
2.狼毫筆這里的“狼”不是動物園里的那種狼,而是黃鼠狼。用黃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筆,彈性比兔毫筆稍軟,比羊毫筆硬,只是質較脆,不耐摩擦。
3.鼠須筆鼠須筆是用老鼠的胡須做成,所以性能堅挺。相傳東晉王羲之就是用鼠須筆寫《蘭亭序》的。
其他硬毫筆,如山馬毫、石獾毫、豬鬃筆等,筆性特別堅硬,一般初學者尚未掌握運筆規律,不易選用。
軟毫筆
軟毫筆的彈性較小,較柔軟。一般用羊毫、雞毫、胎毫等軟毫制成。
1. 羊毫筆:羊毫筆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軟于紫毫筆,由于羊毫較細、較長,適宜于寫大楷及擘窠大字。
2. 雞毫筆:雞毫筆是用雄雞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軟于羊毫。
3. 胎毫筆:胎毫是初生嬰兒的頭發,其性能極柔軟。南朝蕭子云(487-549)就使用過胎毫筆,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兼毫筆
“兼毫”,顧名思義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為核心、周邊裹以軟毫,筆性介于硬毫與軟毫之間。一般將紫毫與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方“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與狼毫合二為一制成的兼毫筆,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筆中加入豬鬃,以加強其彈性。
8毛筆選擇

以上硬毫、軟毫、兼毫三種不同性能的筆用途也各不相同。宋以前的書家大多用硬毫筆書寫,到明清,書家寫的字越來越大,筆也由硬毫筆轉為羊毫筆。因為羊毫較長,宜于制成大筆寫大字。大致上寫行書、草書一般用硬毫筆比較爽利,便于揮灑,易于起倒得勢:寫楷書、隸書、篆書用軟毫筆,易于滋潤飽滿。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既可以用硬毫筆來寫楷書寫篆書、隸書,也可以用羊毫筆來寫行草。當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就用長鋒羊毫筆寫草書,既能寫的剛健挺拔,又能柔韌涵蘊。由于筆鋒長,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寫好幾個字,易表現字與字之間連綿不斷的氣勢及墨色濃淡枯濕的變化。又因為長鋒羊毫筆柔軟且長,東漢蔡邕說:“筆軟則奇怪生焉?!惫嗜菀桩a生變化無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但是,羊毫筆柔軟,特別是長鋒羊毫筆,筆按下去后就趴下散開彈不起來,難以掌握。這時候全靠書寫者以運筆的技巧來調節筆鋒,而硬毫筆比較好使,由于它的彈性強度大,筆壓下去再提起來時,筆鋒能回復到原來凝聚的狀態,所以起倒自如,頗為得心應手;但由于筆毫較硬,極富彈性,筆畫又會顯得過于鋒芒畢露而圭角叢生,這是硬毫筆的弊端??傊?,用羊毫筆要寫出剛健挺拔的字來,用硬毫筆要寫出平和柔韌的字來,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用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因為筆會幫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筆,一旦拿起羊毫筆來頓感寸步難行。相反,如果你初學時即用羊毫筆來練字,雖說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但也因此而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這時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筆來寫,會感到輕松好使。
古人對于筆的使用也有很多經驗之談。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因為你如能用劣筆寫出好的字來,用好筆就會更稱手,寫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來就用很好的筆,一輩子就只會使用好筆,一旦遇到差一點的筆就寫不好字了。當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筆來練字,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會增加難度。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
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說,正宗的狼毫筆很貴,好的“大蘭竹”要賣一兩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筆只要兩三元,稍好一點的五六元一只足矣。而且狼毫筆因為筆毫硬,容易磨損,使用時間不長,而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初學者還是買一只羊毫筆經濟實惠。
在買筆之前還要了解一下毛筆的型號。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由于各個筆廠的名稱、牌號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厘米見方的大楷字。對于剛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比較合適。
毛筆的種類很多,在初次學習時,希望你選用“兼毫”的湖筆。因為兼毫的湖筆,筆芯硬,易于掌握,對你以后的學習很重要,我說一下為什么不使用”羊毫“和”狼豪“,因為前者很軟不易于掌握,后者很硬適合畫寫意。
在選擇筆鋒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于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于掌握。中國的制筆,歷史上有侯筆(河北衡水)、宣筆(安徽宣城)、湖筆(浙江湖州)三大中心。如今上海、蘇州、北京、成都等地生產的畫筆也享有盛譽。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河北省衡水市郊邊侯店村稱為侯筆;另外還有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和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稱為華夏筆都。
好的毛筆,都具有尖、齊、圓、健四個特點,使用起來運轉自如。
尖:
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采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齊:
指筆尖潤開壓平后,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難檢查這一點。
圓:
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p>
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后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寫進來堅挺峻拔。關于這一點,潤開后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四德指的是筆本身的功能,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殺雞焉用牛刀了。
9毛筆保養

毛筆用完后應立即洗凈余墨,以免筆鋒粘結,宜掛在筆掛上,以保持筆鋒的彈性。如遇積墨粘結或使用新筆,可用溫水浸泡,不可硬性撕散或用開水浸泡,以免斷鋒掉頭,新筆應裝入紙盒或木盒內,并放些樟腦丸,以防蟲蛀,經常晾曬,防止生霉。
(1)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于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2)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濕,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后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數十分鐘。筆保存之時必須干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3)之后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乾為止。所謂“干”,并非完全干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肮P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干,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4)書寫之后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乾后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5)洗凈之后,先將筆毫余水吸乾并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于筆架上,可使余水繼續滴落,至干燥為止。需注意置于陰涼處陰干,以保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于陽光下。保存筆之要領以干燥為尚。
10毛筆鑒賞

毛筆雖然是實用工具,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需求,毛筆的制作及品種不斷提高、增多,工藝改進,使毛筆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漸也成為收藏、鑒賞珍玩的古物。毛筆不易保存,筆毫重實用易壞,所以毛筆的鑒賞可以從筆毫的形制,重要的還是著眼于裝飾意味濃厚的、色彩艷麗、內容豐富的筆管上。
筆毫的形制是為書寫、繪畫的需要而改進提高的。古人以竹筍式制成筆毫,是我國傳統品名,屬于短鋒羊毫、兼毫筆類。鋒短而身短粗,形如筍狀。鋒腹粗狀,落紙易于凝重厚實。除實用外,給人以鑒賞趣味。又如蘭花式制成的筆毫,也是我國傳統毛筆品類之一。筆頭圓潤,潔白純凈嬌柔,似含苞欲放之玉蘭,給人以秀美觀賞之感、賞心悅目之快。古代還有一種品名,把筆毫做成葫蘆式,兼毫圓潤堅勁。
自筆管成為鑒賞和珍藏的對象后,人們便常以珍寶珠玉制毛筆管,以獲裝飾之美或夸耀其財勢和地位。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唐秉鈞在《文房肆考圖說》卷三《筆說》中說:“漢制筆,雕以黃金,飾以和壁,綴以隋珠,文以裴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極為華麗矣?!贝藭r的毛筆,不僅是書畫工具,有的還是供人鑒賞觀玩的藝術品。文中敘述筆管的裝飾已達完美精工,已完善了鑒賞的條件。如:古代工匠能利用筆管不及寸的圓周上,描繪、鐫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氣勢,足以表現了獨特的裝飾趣味。達到了鑒賞的條件。故宮收藏的明代黑漆、彩漆描金云龍、龍鳳、雙龍管筆就是一例。
這些毛筆管、筆套均髹黑漆為地,用彩漆描繪山、海、云龍戲珠紋。大海波濤洶涌,山石聳立,其間,浪擊山石,驚濤四起,寥寥數筆,勾畫出一派海闊天高的意境,襯托蒼龍凌空飛舞,在云中騰越戲珠,氣勢磅礴。加之彩漆描繪精細,色彩明麗和諧,畫面構圖主次分明,布局嚴謹。筆管和筆套鑲金扣,增添了富麗華貴之感。筆頭毛色光潤,渾圓壯實,葫蘆式鋒尖錐狀,美觀挺拔,精工巧制,尖、齊、圓、健四德完備,是明代制筆水平的實證,是傳世文房四寶中的珍品,是毛筆鑒賞的稀物。所以鑒賞毛筆的著眼點就是看筆管的用料和筆管的裝潢與繪畫、雕刻、鑲嵌的藝術水平。用料及裝飾為上,其價值就高。
鑒別古筆,首先對保存的遺物和各個時代古筆的歷史要做系統地了解、認識,把握豐富的文化內涵。分清筆的歷史上限下限、區分制筆地區、把握各時代制筆名家的特點,分清是民間制作,還是宮廷的御用品,或是宮廷的御制品,是宮內定型民間作為貢品的,還是宮廷造辦處自制的。其次,再看筆毫損壞情況。而后再著眼于筆管的裝飾,是否有制筆名家的鐫刻,是否有名人的贈語及題跋。對名人的時代劃分,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有豐富的文學水平,才能識別出名人的詩詞賦文,才好鑒別一個文物的時代,從而體現文物的價值。每一種文物在各歷史時期,均有作偽假品出現,只有豐富自己的知識,多見多識,虛心向別人請教就會提高自己的認識鑒別能力。
11毛筆用法及清洗
使用
開筆
用溫水將新筆筆鋒全開或用手指從筆的頂部一點點將毛揉開。 在沒能充分掌握好運筆的力度之前或毛筆的質量差強人意時,開筆至多開至筆毫的二分之一,因為寫漢字無需將筆毫展開到筆毫的三分之二,并且此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筆的流暢。
潤筆
使用過的筆再次使用前需用清水將筆毫浸濕,然后將筆倒掛數十分鐘,使筆鋒恢復韌性。
入墨
為使墨汁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吸干,可用吸水紙輕拖筆毫。要注意的是:入墨少,筆不能運轉自如,入墨多反而筆的4腰部軟漲無力。
保養
使用后要立即洗筆,洗凈后不要裝上筆套,將余水吸干并理順。將筆放在陰涼處倒掛陰干或用筆簾存放,不可將筆暴曬在陽光下。
不要放口中舔毛;不要在寫字繪畫外使用;不能在溶劑里使用;筆尖套是在運輸中作為保護筆頭使用的,一旦用筆后就不要再裝上,以防筆毛腐爛和出現脫毛現象。
12著名毛筆

有河南“皖香毛筆”、龍須貢筆、善璉筆和涇縣宣筆。
宣筆
項縣產筆,歷史久遠。相傳古代自有書契以來,我國便開始有筆,不過早期的毛筆很簡易,也不叫筆。戰國時期楚稱筆為聿,吳稱不律,燕稱弗,到了秦代始稱為筆。據記載,公元前二二三年,泰將蒙恬南伐楚國, 路過中山(即宣城、涇縣一帶),得到毛純質佳的兔毫,遂制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筆。后人因稱蒙恬為筆工之祖師,那么,這種以中山之毫所制的親筆,應該說就是今天宣筆的祖先了。宣筆選料嚴格、精工細作,具有裝模雅致,毛純耐用,剛柔得中,尖圓齊健兼全的獨特風格。唐、宋時代,宣城兔毫(又稱紫毫)筆極受書畫名獲的仰慕和追求。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膾炙人口的《紫毫筆詩》:“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劉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庇衷疲骸懊繗q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痹娙斯ピ谟H試宣筆后,欣然寫了《詠宣州筆》,盛贊道:“落紙驚風起,搖空邑露濃,舟奇與紀事,舍此復何從!”唐律把宣筆列為“貢品”,作了“歲貢青毫六兩,紫毫二兩”的規定。到了宋代,筆工巧匠輩出,制筆技術又前進了一步,筆桿的雕鏤藝術也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地步。當時全國制筆業中,以宣城諸葛高、諸葛漸、諸葛元等名聲最重。梅圣俞詩贊:“筆工諸葛高,海內稱第一?!敝膶W家蘇東坡應試時用宣州筆,經“終試不敗”,遂“以為珍玩”,平生書字每得諸葛筆則宛轉可意,自謂除宣城外,不僅嶺南無筆,就連“都下”亦無稱心之筆。宣筆產于我省涇縣,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因品質優良,曾被列為“貢品”、“御用筆”。宣筆選料精慎,工藝要求嚴格,主要以兔毛、羊毛、狼毛為原料,有“裝潢雅致、毛純耐用、剛柔適中、尖圓齊健”的獨特風格。有260多個品種,其中“ 古法胎毫”、“夢筆生花”’、“蓮蓬斗筆”等品種,為筆中精品。
皖香毛筆
皖香毛筆之鄉在汝陽鎮。
古玩收藏圖鑒導航
收藏鑒賞
- 盧西安·佛洛伊德紙上作品:《
-
- 盧西安·佛洛伊德這件《自畫像》是于1974年所作的,只花了一天時間完成?!?/dd>
- 雷尼·馬格利特紙上作品:《私
-
- 雷尼·馬格利特的《私人日記》描繪了一幅讓人詫異的畫面:兩名化成石像的戴圓…
- 文森特·梵高紙上作品《莫斯梅
-
- 《莫斯梅半身像》是梵高于1888年夏天在阿爾勒(Arles)突破性地以蘆葦筆創作的少…
- 歷史上的文物“黑科技”之青銅
-
- 西漢時期,在承襲了商周藝術遺風的基礎上,青銅器工藝達到了頂峰。當時達官貴…
- 清康熙五彩高士人物圖蓋罐鑒賞
-
- 罐高22厘米??滴醭瘹v時61年,在青花與五彩瓷的制作上均取得了突出成就??滴酢?/dd>
- 明代青花雙燕繪畫盤鑒賞
-
- 這是一只明代青花雙燕繪畫盤(見圖)。其高2.8厘米,直徑23.5厘米,盤面繪滿了青…
- 晚清墨彩竹紋提梁壺鑒賞
-
- 晚清墨彩竹紋提梁壺(見圖),高11.4厘米,底徑9.8厘米,流到把長13.3厘米,鐘形…
- 明崇禎時期青花筆筒鑒賞
-
- 圖中所示這件明崇禎時期青花筆筒,高19厘米,徑12厘米,釉面白潔光潤,清亮純…
- 清代道光年間的瓷質蓮藕鎮紙鑒
-
- “水中撐綠傘,水下瓜彎彎。掰開瓜看看,千絲萬縷連?!边@是民間流傳的一首詩…
更多 > 拍賣行
-
“廣東崇正2020年秋季拍賣會”預展正式開幕
- 1月5日,“廣東崇正2020年秋季拍賣會”預展正式開幕。此次拍賣聚集12個專場近…
-
百駿圖 2018-02-26
-
潮繡 2018-01-15
-
西周大克鼎 2018-01-12
-
古玉 2018-01-12
-
虎符 2018-01-12
-
砂巖浮雕 2018-01-12
-
電子表 2018-01-12
-
拉菲紅酒 2018-01-09
-
根雕茶幾 2018-01-09
-
刀幣 2018-01-05
-
未發行郵票 2018-01-05
-
磁州窯 2018-01-05
-
佛經 2018-01-05
-
檀香木雕 2017-12-07
-
紫砂壺 2017-11-24
-
古代花錢鑒定 2017-11-08
-
寫意畫 2017-10-31
-
布票 2017-10-17
-
鬧鐘 2017-09-15
-
貴妃榻 2017-09-15
熱評話題